周口艺术学校都有哪些?
周口是一块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而且又具有创新精神的神奇土地,这里不仅哺育了文学大师李健吾、史学大师李源澄、戏剧大师杨兰春等文化艺术奇才,而且培养了诸如中国十大女高音歌唱家王霞、中国著名影视歌三栖明星徐百卉等闻名遐迩的知名艺人;不仅造就了周口大曲、淮阳二曲、道情、丝弦道、泥咕喽、皮影、木偶戏、大平调等一大批极有地方特色的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非物质文化艺术品牌,而且孕育了周口越调、周口豫剧等新兴剧团和“东豫”、“西道”等诸多优秀文化艺术流派。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给文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文化强市战略的实施和现代化文化周口建设的需要,为使优秀地方艺术人才层出不穷、后继有人,中共周口市委、周口市人民政府作出了建设周口艺术学校的重大决定, 2007年7月28日,投资2100万元、占地65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按照国家示范学校标准建设的周口艺术学校落成了。
一所艺术学校,要想在众多同行中独领风骚,必须打造自身的品牌优势。周口艺术学校校长贾东升告诉记者,几年来,学校紧紧围绕以“艺”为本,以“特”制胜的办学思路,致力打造“四个基地”,为周口和兄弟省市培养输送一批又一批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打造戏曲人才培养新高地。豫剧和曲剧是河南两大剧种,周口有“戏曲之乡”之美誉,特别是豫剧,周口不仅是原生地,而且在传承与发展方面源远流长,是国粹艺术不可替代的人才库和后备军,被专家誉为“中华豫剧的半壁江山”。周口艺术学校充分挖掘利用自身拥有一批像刘晓红、李新平、马兰芝、赵全志等一批有造诣、有影响、有成就的豫剧、曲剧表演艺术人才的资源优势,使戏曲表演专业的实力在全省中专艺校中独树一帜,该校戏曲专业的学生在历届省、全国“桃李杯”艺术大赛、河南省文化艺术表演大赛和全国“戏曲小梅花奖”评选活动中荣获金、银、铜大奖50多个,尤其是张婉、刘琳、李柯楠三位同学连续三年荣获中国剧协最高奖项“小梅花金奖”,为周口和学校争得了前所未有的荣誉。目前,该校毕业生已成为郑州市豫剧院、周口市豫剧团以及各地市曲剧团的骨干力量。
—— 打造周口特有艺术精品示范推广基地。为保护和传承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瑰宝,周口艺术学校先后成立了大平调、丝弦道、道情、泥咕喽、木偶剧、皮影、大锣家伙、舞狮等研究、传承中心,特别对只有周口特有的大平调、泥咕喽、皮影戏等艺术,专门成立了传习班,对这些艺术进行挖掘、保护并传承培训。目前,周口艺校的大平调演艺在全国独领风骚,特别是08级艺徒张永红在第五届“梨园春”群英汇荣获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