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学的人有哪些?
北京大学从1898年创办京师大学堂起,就奠定了中国最高学府的地位,虽然其间几经改名和变迁,但始终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这是一所拥有110多年历史的名校,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人文积淀早已是举世公认,在这里走出了陈独秀(中共早期领导人)、胡适(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傅斯年(著名历史学家、台湾大学首任校长)、梁漱溟(著名学者,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李大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林语堂(著名语言学家、文化学家、出版家,近代中文改革的先驱)、陈省身(美籍华裔数学大师、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之一)、杨振宁、邓稼先、丁石孙、何泽慧、许渊冲(著名翻译家)、周培源(理论物理学家、流体力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等一大批学界大家。
清华大学始建于1911年,当时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建校之始,就确立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为清华培养了“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坚定信念。在20世纪上半叶,清华大学在校长梅贻琦老先生的带领下,广揽人才,形成了“大师云集、人才荟萃”的“黄金时期”,被史学界公认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最鼎盛时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短短数年间跻身于国际知名大学之列,与北大一同被称为“中国最高学府”,并分别代表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至高领域。在清华百年发展史中产生和孕育了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朱自清、胡适(陈独秀之后的第二任北大校长)、闻一多、华罗庚、钱三强、赵九章、钱学森、朱光亚、邓稼先、朱镕基、刘淇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著名学者、党和国家高层领导及“两弹一星”元勋为清华园增添了无数绚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