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考研学校的考研专业?
1、先放结论,在能选择的范围内,首选专业实力强的学校。其次考虑城市位置及学校名气。 最后选择个人喜欢且适合就读的学校——注意,是“适合”,不是“喜欢”!(因为喜欢到疯狂的程度往往意味着不适合) 比如我想学考古,只能选一所学校的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那么我首先会看这所大学的学科实力如何;如果实力强劲,我会继续看看导师的研究方向是否与我兴趣相投,最后选择一个导师带着读研。而如果这个学校的专业实力一般,但所在城市是我喜欢的,或者学校名气大而让我向往,我也会选择这个学校,读研期间再换导师,甚至跨专业深造。 如果既不想换专业也不想换学校,那就只能选择自己不太感冒的学科了。比如我喜欢财经类,但目标院校没有特别心仪的财经类学校,那么在考研时我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其他学科门类,如工学中的计算机类。虽然这样选择会浪费一个考研名额,但对于追求完整研究生教育的我来说,这是最好的方案。 在能选择的范围内,建议考生首选理想中的学校,然后综合考虑地域因素和名校情结等因素。 当然,如果考生在报考前已经想好要毕业工作,那么可以优先考虑就业地区是否合适。
2、择校方法 从历史渊源上来看,目前中国高校主要可分为三大派系:北京大学创立的北京大学校系体制,清华大学建立的清华系体系,复旦大学创建的复旦系系统。还有由多校合并成立的南京大学等。 这四大派系的高校培养的学生具有共同的特性。
如果你选择了这四大派系中的一派,那你在读研的时候就能找到同门师兄师姐,甚至在考博的时候也可能有导师愿意要你。因为这四大派系的高校师生之间互相认可度非常高,就像我们本科时的985、211学校一样。 除了这四大的派系外,还有若干所独立设置的高校。这些学校虽然实力超群,但在就业方面却受一定限制,因为在企业招聘的过程中,往往是优先挑选四大的毕业生。 所以选择学校还要考虑以后就业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