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流大学吗?
一流大学是一个具有公认标准的概念,但又是一个具有相当弹性的话题。弹性之一表现为对于一流的理解有实质层面和形式层面的区别,前者指大学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模式、办学的实际质量等有杰出的表现,后者指大学的经费、设备、师资、社会声誉等可以量化指标的良好表现。前者是精神性的、实质性的、内在的,后者是物质性的、形式性的、外在的。二者有密切的相关性,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反映前者。
在形式层面,一流大学有着一系列可以量化的指标,如经费、设备、师资、生源、就业率、管理等方面优异的表现,其办学规模和质量为社会所公认。例如,著名教育学者和大学评价专家菲·泰勒在《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把美国3000所高等院校分成8级,按照教育投入、教师学历与职称、学生素质、教研成果、社会声誉、毕业率、就业率7个项目评定等级分,第1级是650-600分,其中属于重点大学的40所,属于知名大学的28所,二者合起来总数是68所。
从办学质量来看,一流大学具有如下实质性的特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学校核心文化;有良好的校风和学术风气,具有民主、自由和宽松的氛围;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有杰出的教育教学成果和科研成就;有知名学者和知名专业;对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