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建成了吗?
高校的排名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它不是通过大数据来调查这个学校,学生、老师各方面情况都非常详尽地列出来,然后按照指标进行评比。现在普遍用的大学排行榜,比如所谓的两派:一种是以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还有 QS 为代表的,更多是基于SCI(全称《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的引文指标来评价大学的学术水平;还有一派是以上海发布的大学排行榜为代表的,也是以SCI为基础,用数学模型计算出来的。
这两个排名的差异不大,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国家很多地方的政府和一些大学非常重视这两个排行榜。实际上它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它对于大学各方面的情况并不是具体调查了解,是大学提供一些信息,然后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得出这个排名。由于重视它,很多大学在准备数据阶段,甚至在排名过程中有很多不道德甚至违规的这样情况,来推动学校在某一方面指标迅速提升。
这种排名对于大学来讲是一种误导,全世界的大学都在追求这种指标,而不是关注一个大学的内涵式发展。对全世界大学讲,怎么能够有更合适的大学评价体系,这是国际上都在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中国也是。
对中国来讲,因为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这个一流大学的“一流”是什么?和这个大学排行榜的“一流”不是一回事。我们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当中,这个“一流”有自己更丰富的内容。比如对老师来讲,老师水平要一流;对学生来讲,要培养一流的学生;还有科学研究的水平要一流,服务社会的水平要一流,对文化传承创新的水平要一流,国际交流合作的水平要一流。这样多方面因素加起来才是一流大学。“双一流”建设有它自身的评价体系,这个体系正在研究制定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