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要学奥数吗?
我小时候学数学的经历,可以说是从奥数开始的。 大概二年级的时候吧,我被老妈拉进一个奥数班,学习华罗庚的《小学生算术》,那时候小,觉得题目特别有趣,而且很有挑战性。记得书里有一道题目是求1+2+3+…+999的值(当时还没学到等差数列的知识),当时我用了半天时间,利用整数的性质和简单的四则运算做了出来,还得到了老师的奖励——一根棒棒糖,甜到心里去了。
后来的内容就越来越难了,也有点记不住了,反正到了四年级,我们班有个孩子已经能用大学的内容了,虽然我听不懂,但是感觉好厉害的样子! 后来上初中,因为学校里也开设了奥数班,我就没再参加过什么竞赛,只是偶尔做一做题目。但小学打下的基础让我在学习函数、极限这些知识的时候没有吃力的感觉,反而学的很快。
上了高中,我进入了省重点,周围的同学都是学霸中的学霸,我发现他们很多都不擅长解题,尤其是复杂的多步计算。这时候我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很多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我都不用检查就直接交上去,因为几乎不会有任何一题需要改。(当然,我也没有那么狂妄,还是会在做完后仔细检查一遍的。)
到了高三,我参加了清华的自主招生考试,数学考了158分(满分160分),这个成绩直接让我拿到了清华大学的保送名额。
上大学后,我觉得自己的数学功底太扎实了,其他同学都要苦哈哈的学微积分,而我只需要看看课本就能搞定。大二那年,我学了线性代数,发现这门课简直就是送分给我,只要稍微用点心就可以拿高分。大三学了数学分析以后,我感觉自己的逻辑能力得到了提升,遇到分析题总是能很快找到切入点,从而轻松做出答案。
工作后,我发现自己对数字非常有感觉,有时候看别人写的代码总能一眼看出来是否有错误,这恐怕就是从小打下的基础起了作用。
所以,小学生要不要学奥数呢? 看你自己如何定义“学奥数”这三个字了。 如果仅仅是报了辅导班,每天做一两套练习题,那我劝你就算了,这些题目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来说已经没有难度了,起不到训练的作用,反而有可能扼杀孩子的兴趣。 但是,倘若你能找到合适的老师,真正让孩子学习到数学思维、培养对数学的兴趣,那我想这是有必要的。毕竟,会举一反三的孩子比起只会机械做题的孩子肯定在思维方式上有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