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肖是什么?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博士”的“博”字本身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它只是一个计量单位而已——比如“一博”就是一升,而“两博”就是两升。所以,用现代语言来说,“博士”应该翻译为“具有……学识的人”,而不是“……学博”;其对应的单词也应该是由“博士”构成的合成词,而不是由“博士学位”构成的名词。 那么既然“博士”是“具有……学识的人”的意思,为什么还要用一个毫无意义的“博”字做计量单位呢?这是因为,在古汉语里,“博士”本来就是一个表示“拥有很多知识”的形容词——“博”是“多”的意思,而“士”是“知识”的意思(后来才有了“秀才”“举人”等称呼),所以“博士”连在一起就是在说一个人“拥有很多知识”。例如:
1、《礼记·王制》:“天子之友曰伯,曰叔,曰季。”
2、《汉书·艺文志》:“凡六艺之文,俱所该典。”(注:此处“经史子集”中的“经”指的是《诗经》,“集”是指骈文和诗词歌赋之类)
3、《后汉书·儒林传》:“崔駰,字亭伯,广平人也,世尚儒学。父徽,博学有才名,作《四渎神龟颂》,顺帝嘉之,敕太常与高庙同祀。”
由此可知,在古汉语里,“博士”确实就是“很博”的意思,也就是说,在古代中国,一个“博士”必须是很博的。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博士”原本表示的“博”的意思渐渐虚化,它开始表示更广泛的意义了——无论是知识还是学问,只要是“博大精深”,都可以用“博士”来指代。“博士”也就从一个形容词变成了一个表示高级学位的计量单位。 至于这个带有贬义的“博”是什么意思,请参见本问题下面 @青书工 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