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儿八是什么生肖?
“年”是一种图腾,一个象征性的动物或人,“年”的形象可能来源于虎、牛、羊等真实存在动物,也可能源于傩舞中的面具或者生活上的某类人群。 年兽究竟长什么样,现在我们已经无法确认了。西周时期的《山海经·海外东经》里有这样一个描述:“项之东南有山,曰朝云,帝女居焉……诸沃之野,凤皇卵,民食之;有大枣,民食之……” 这里的“凤皇卵”“大枣”很有可能就是“年”的食物。
《庄子·离骚》也有记载:“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王充的《论衡·商虫》里提到:“土伯何如?”“状如狐而五色,其音如虹……背上有二大鼠,若雄雌者是也。” 这种会说话会飞的“土伯”身上长着像雄雌老鼠一样的动物,和年兽的外形很接近了。 另外在汉代画像石(砖)中出现的“虎噬岁”纹饰也很能说明问题,图中共有三只形状各异的虎,最外侧的老虎身披彩纹,似乎在作威吓状;中间的一只老虎咬住一个圆形的东西,根据汉画像石刻文来看,这东西很可能就是“年”;最内层的一只老虎身形较小,可能是“虎子”。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古代的“年”是一个外形象征为虎的动物或人群。 而后这个符号逐渐简化,变成了一个代表动物的指代符号——豕。 刘璋的《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载:“元日造粉塑胎木偶人,身长尺余。披红衣,顶瓜壳形冠,左右佩小刀及币。置神座。前设三牲酒果,祭毕燃烛于上。少顷,偶人动,言笑自如。” 这里提到的“粉塑胎木偶人”很像现在的“爆竹人”,用粉塑成的人形,插上棍子的“身体”被燃气的爆竹所代替。这些“爆竹人”身上带有刀具和钱纸,可能表示“砍头收钱”的意思,这有点像“傩戏”里的角色,可能“傩戏”就是从驱除“年”的活动演变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