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按国立还是农历?
生肖的起源一直是中华传统文明中最具神秘色彩的一部分,关于它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如今比较被大众所认可的是“十二生肖兽历”或者称之为“干支纪年法”。 所谓的“十二兽历”就是将中国古老的干支纳音和动物联系起来,用以计算年龄的日历,它以12种动物来表示12个月,每月配属一种兽,在一年之中循环往复。如子月(十二月)属于鼠,丑月(一月)属于牛;寅月属于虎,卯月属于兔等.... 在这种纪年法中,每年都对应一个属相,并且是单数年份,比如说子年是属鼠的,那丑年就是属牛,而寅年就是属虎。
而在双数的年份,也就是每两年为一个循环的时候,就会发生五行相克的现象,因此古人认为这样的年份是不吉利的。 既然每一年的年号都和生肖有关,那么自然生肖的确定就关系到每一个生命轮回的开始,故而它的确定是按照农历来看的。
当然,这里说的农历是指古农历,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夏历,而不是现在的阴历。因为古时人们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规律制定月历,每个月初一是朔,月满则望,从而确定日期和节气,以此来安排农事活动。
但二十四节气又与农历的时间不是完全符合的,所以会有“闰月”的出现,以使得春节能够按时到来。 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实际上是在古代的阳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也叫阴阳合历,在这种历法下,每年的日期是根据太阳的运行轨迹确定的,而每一天的更替则是由月亮的盈亏决定的。
尽管现在的农历已经加入了阳气,但依然是从大寒到大寒为一个循环,所以其本质依然是阴历,所以按照农历来确定生肖是完全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