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生肖各代表什么生肖?
“五福”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世纪荀子的《礼记·礼运》篇中,文中提到: “故天子礼乐之所成,立七庙以奉祖宗,五祀以白福祥。其祀也,天子立三坛而亲祭之……此谓明堂之法式。右教以文。” 五祀指的是门、户、堂、灶、行(道路)五个祭祀的场所和对象。 到了宋代,孟元老在 《东京梦华录》中记述了北宋东京开封府的闹市情况,其中提到了“男巫女卜”的从业者在街头卖艺,他们能说出当年朝廷的宫闱秘事和民间的风俗人情。
当时,这些男女巫师根据客人需要,会先问清楚对方是哪个省的人,然后便会在对方出生年月的时辰上加以推断,得出结论——这是某皇帝的天下,或该皇帝与某皇后有姻缘,又或是该年月日时有犯某某神灵之称,需祭拜、请免等说辞。 如果客人听懂了暗示,愿意继续深入交谈,那么巫师又会继续说出更多内情来“恐吓”、“告诫”对方:如某月之日会有灾厄降临,需要提前作好准备;又或在何时入山砍木,或者迁徙居处,方可避过灾难等。 至于这些巫师为什么要预先知道对方的籍贯,原因是每个地区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为了迎合顾客的需要,他们必须说清楚是哪一位皇帝在位,这样才不会穿帮。
不过,这些巫师的预言究竟有几分真,恐怕只有天知道! 据记载,这些“高手”不仅能预测天灾人祸,还能断言客人的子孙前程。如果客人不信,他们还会当场写下谶语,让客人带回去给儿孙们看看,以此增加可信度。 当然,这些巫师也会事先打听了客人家里的情况以及未来打算做什么,再结合对方的生辰八字进行推算。倘若遇上犹豫不决的时候,他们会用一种“旁敲侧击”的办法来提醒对方:比如将某个吉凶未卜的行动过程描述得天衣无缝,让对方自行领会其中的含义。 宋徽宗赵佶时期,太常博士王伋曾上书反对利用巫术预测未来,他的奏章中指出:“盖福善祸淫,天道昭著,凡有所卜,惟曰从正。况国家大事,决于庙堂,岂有妄设祸福于人间,自贻羞辱者哉!” 但这种反对声音并没有起到作用,到南宋时,“卜筮”一类的职业依然十分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