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若惊龙指什么生肖?

王凌翔王凌翔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矫若惊龙”出自唐代张怀瓘的《书断·晋王羲之》:“(王羲之)尤工隶书,妙于草隶。……今观其笔法,尽得古人之肉。清峻,潇洒,妍媚,遒劲,所谓‘凤翥蛟腾’者。” 这里的“矫若惊龙”是指王羲之手不释卷地临摹古代碑帖,到最后连笔都忘了怎么放,就像龙飞起来、虎跳起来那样,极言临摹成功,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我个人认为这个“矫若惊龙”的“龙”字是比喻的意思,比喻草书写得如同神龙腾空,极具动感。所以用动物“龙”来形容十分恰当。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矫若惊龙”中的“若”字解释历来有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这个“若”是形容词活用的状语,意思是“像……”;另一种看法则认为这是副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并没有实际的意义。究竟哪一种解释更准确呢?我认为后一种说法更合适一些。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说一个物体“像样子了”“像样起来了”“像是那么回事了”等等,其中的“像”都是动词“似”,而“若”字在这里显然不能理解为形容词,因为前面已经有一个形容词语了——“绝妙好词”。而且如果这个“若”是真确的动宾结构,那么主语是谁?谓语又是什么?这样不通顺的话该怎么理解呢?因此“矫若惊龙”的“若”只是表示语气或程度的副词而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和语法功能,相当于英语中的“so…that…”这样的结构的“so”。

这样一来,整个短语“矫若惊龙”就是一个比喻句了——因为前面的“俨如”已经是比喻句了,所以这里不可能再用“……如……”的句式。这种“……如……般……”的句子,只有表意完整的情况下才能成立。比如你身高160cm,体重80斤,可以说你“高(多)如(大)个儿”;你的眼睛黑亮黑亮的,就像两颗宝石,可以说你“眼如(大)宝石”。但如果说你“身轻如燕”肯定不对,因为“轻”是相对于“重”而言的,如果两个人比较,怎么能用一个整体去和一个部分比重量呢?

连雨心连雨心优质答主

通常来说,龙是中国传统十二生肖当中,形象最丰满、地位最显赫的,她被人们视为具有祥瑞和力量的象征,她不但能呼风唤雨,而且行踪莫测,腾挪自如。龙之所以能够受到如此的尊崇、爱戴,就在于她具有各种野兽不具有的灵气,这种灵气表现在她在人们眼中是长生不老的不朽之物。“矫若惊龙”的由来。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为矫健如惊龙之势。

龙,是中国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图案。以她的矫健身姿和无穷威力,给人们以力量,让人们去追求,去热爱,去幻想,甚至去崇拜。历代帝王将相都以她为威震四海 、叱咤风云的象征。自古就有“真龙天子”主宰天下之说,古代皇帝都是“神龙”转世,龙子龙孙。百姓百姓则是“龙种”。连我们中国的国旗也是五星照耀红旗,如同五条金龙昂首腾飞的图案。总之,龙使中国人民的形象化了,把中华民族的美德和品质集中到龙身上,龙的精神就是民族意识、民族情感和民族灵魂的集中体现。

“矫若惊龙”就是人们用以歌颂龙的优美神态的专用词 ,这词最初源于我国古代书法界用以评述书法刚健活泼、龙飞凤舞的艺术手法。后来又在绘画界发展成为描绘绘画艺术生动有力技巧娴熟的专用词,如“颜筋柳骨,矫若惊龙”。再后来,在中国功夫界又衍生出一个新词“龙飞凤舞”。“矫若惊龙、龙飞凤舞”都是人们对舞龙和绘画中的龙的完美造型的经典评价。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