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是春节还是立春?

向美纯向美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查了一下,其实这个问题以前有人提过,不过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所以问题很快就凉下去了…… 我的老家在山西中部,那里有个风俗,就是给孩子起名字要在农历过年前的腊月廿三之前起好,这是因为农历新年的时候孩子算“一岁”,而过了立春以后孩子才算“两岁”。

比如2015年2月4号(农历新年)出生的孩子,到第二年2016年2月4号(立春)就一岁了,而从2015年腊月廿三开始计算,满一年之后到2017年腊月廿三刚好是立春,所以从出生到立春这段时间就叫“一岁半”! 这个风俗在我们那边还是很盛行的,毕竟过去文化水平不足,人们普遍认为“立了春就相当于过年了”,因此把两个孩子生日弄混了也很正常。

直到如今,我们那里还有一些老人保持着这个风俗,不过年轻人已经很少有知道的。 至于为什么立春之后才是春节…我觉得可能是古代人根据动物们的习性总结出的规律吧,因为大部分动物的繁殖周期都在春季(其实也不尽然,很多动物都是冬眠到了春季苏醒并且繁殖的),而且古人也注意到立春这天“东风解冻,蛰虫始振”,也就是说从立春之日起,很多小动物们都活动起来了。于是乎,便有了“立春是春节”这一说。 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自然现象被赋予了传统的文化内涵而已。

司洪菁司洪菁优质答主

生肖是中国民间占术“四柱术”(据人出生的年、月、日、时配合四大干支来推算人的命运)中的一个元素,按十二地支推算,用与地支相应的十二种动物分别配属,代表一个人出生那年所属的生肖,称为“属相”。

十二生肖,又曰十二属相或十二兽历,在中国普遍流传,是每个人所共同具有的一种文化符码。

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配属:子鼠、丑牛、寅虎、卯免、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二生肖来源于民间动物崇拜,形成于南北朝,在古代一直被用于占卜和破除迷信,并形成了十二生肖的民俗文化圈,成为中华文化特有“生肖”。

在十二种动物中,猴的排名最具争议,在北方数“申猴”,在南方则数“申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