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中夜肖有哪些?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 辰龙、巳蛇、午马、未羊。 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大12生肖顺序) 根据上面,可得出以下夜肖: 子鼠, 寅虎, 辰龙, 戌狗。
其中,子鼠为阳,昼伏夜出;寅虎,辰龙都为阳,白天活动夜间休息;而戌狗属阴,晚上出动,天亮回窝。 从阴阳属性来看,以上四者为夜肖无疑了。
当然,若按地支三合论,还有另外一个答案。 子鼠与丑牛相合为土,辰龙与酉鸡相合为金; 寅虎与亥猪相合为木,戌狗与卯兔相合为木。 以上五组合均为两两相合,且都含有夜间活动的动物。这五个组合的动物也可看作是夜肖。
还有一个不伦不类的答案。按照十二地支六合来考虑,有午马合未羊,亥猪合丑牛,卯兔合辰龙,巳蛇合午马,未羊和申猴,酉鸡和艮狗。 以上两组动物都可以在晚间成双入对,也可以看成是夜肖。
其实,以上的回答都有点偏颇。因为它们都没有考虑到古人造字的精髓——象形。 比如子鼠,其字形像伸出的舌头,那么它必定是夜晚出来的动物; 而卯兔的造型像是月亮,所以它是夜行的动物。 同样道理,未羊的“未”字,上部的“末”就像黑夜里的孤月,所以未羊也是夜行性的动物。 再把目光放到现代,根据生活常识判断,我们不难发现:夜间活动的动物,一定都是畏光的。即它们都是趋暗性动物。 根据这条规律,可以把所有的动物分成两类——见光死和趋暗性。
凡是在白天出来活动的,我们都称为“见光性动物”。它们是怕黑的;凡是夜间出来的动物,都可定义为“趋暗性动物”。它们是不怕黑的。
根据这个分法,所有的动物就都是夜肖了。这似乎更符合古人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