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生肖属什么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 辰龙,巳蛇,午马,未羊 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一、十二生肖的起源 我国古代根椐动物出没的时间划分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子时为23时至0时,丑时为1时到3时,寅时4时到6时,卯时7时到9时等等。
据考古资料考证,早在殷商时期就使用了“十二地支”纪时法。并且发现了大量关于这一方法的记载和遗迹。比如,郑州商城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司母戊鼎”铸有12条鱼,象征农历十二月;陕西宝鸡青铜器“何尊”上有12只酒杯,表示一年中有12个月;北京通州遗址发现一座商代建筑遗址,其中有圆形和长方形土台各12座,可能代表一年中的12个月。
关于这些土台的用途,有人说它们是祭祀用的祭坛,也有人说它们是宫殿的台基,还有的人说它是粮食仓库或者监狱等。
虽然说法不一,但都承认它们的存在。 二、十二生肖的诞生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就说:“寅木,其禽虎也……卯金,其禽兔也……”明显把“子丑寅卯”与动物相配。可见汉朝的时候就已经用一种固定的动物和相应的时辰相配了。这种相配关系一直延续至今。 但宋朝吴自牧所著《梦梁录》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说:“至迟明,凡鼠迹不可见矣。小犬弥月,体已全肥。”他把子时的兔子和丑时的老鼠配在一起,并且认为这种对应是宋代开始的。不过从出土文物看,战国时期就有这样的安排了。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黄帝时代就已经有了这样排列顺序。说黄帝“教熊黑(黑熊)以舞,形如鼠,故曰子鼠……教猿猴以舞,形如牛,故曰丑牛……”并绘制了一幅“帝王世纪图”,按照时间顺序绘出了不同时代的君王及他所对应的动物。这种观点还得到了郭沫若先生的认同,他在《中国史稿》中说:“这十二种动物,大概是最古老的阴阳五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