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头棒喝指什么生肖?
“当头一棒”和“当头棒喝”是一个意思,形容突然遭受袭击或震动,多用于受到批评、教训的场合。这个成语出自宋朝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师(慧海)因谓众曰:‘学人急欲见识,为递个话头。’便喝一喝。宗师(临济义玄)乃云:‘忽遇僧问着,只消道:诸佛法印,由何得解。’遂喝一喝。师便喝。二喝三喝,递相承认。宗师又云:‘师此喝作么生?’师便喝。’宗师复喝。师亦喝。’ 后来这个成语流传开来,变成了“当头一棒”。但不管是“当头一棒”还是“当头棒喝”,里面的“一棒”都是代指佛教的“禅杖”。
在东汉时期,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并很快流行起来。寺庙香火旺盛,僧人众多。但是很多僧人并不潜心修行,而是利用佛门清规滥收弟子、敛财作恶。对于这种行为,人们痛恨至极,用“当头一棒”来形容这种恶劣行径,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到宋朝的时候,“当街骂娘”是一种民间娱乐节目。表演者一边骂,还一边用手指甲刮脸,非常难看。因为这种表演有伤风化,所以官府严加禁止。有人看这类表演时不小心出了大洋相,被熟人取笑,觉得很没面子,就用“当头一棒”来讽刺自己。
现代汉语里用的“棒喝”,则来源于禅院里的“棒喝试禅心”。“棒喝试禅心”是指禅宗和尚常用棍子打人或以棒击案表示警戒,令参禅的人警觉。
马受惊时,往往会竖起前腿来保护自己。相传,有一个高僧升天之前,要选择一个继承衣钵的弟子,于是把自己的禅杖和印把子放在寺前,叫所有的弟子去拿。弟子们都向禅杖和印把子奔去,唯有一个小和尚面无表情地站在那里,高僧一见,认为这小和尚颇有修养,遂将衣钵传给了他。这小和尚后来也成为一代高僧。
有一次,他到一座古庙里去讲禅,听众被他精彩的言谈和论辩所吸引,一个个听得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后来,这位大师讲累了,觉得倦怠,便问听众:“你们谁能给我打来一盆凉水?”一个比丘站出来说:“小僧我去。”大师说:“不用去,你站在我的对面。”比丘只好站在大师对面。大师大喝一声,比丘被惊呆,猛然省悟到师父的用意,赶忙跑出庙去提水。大师会心地笑了,众僧这才恍然大悟,纷纷效仿大师所为,纷纷相互大喊大叫,惊的站在院里的马嘶鸣乱刨,有的直立竖起前腿。
大师问:“你们听到了什么?”众僧答:“马叫。”大师又问:“你们听到了马叫,可你们听到了马蹄声吗?”众僧一愣。大师笑道:“马惊后首先惊的是它的前蹄。”接着大师话锋一转:“马蹄惊起头、颈、身、尾,身是为本,身不惊,如何惊头颈尾俱惊?”众僧静默不语,一个个如泥塑木雕,大师接着说道:“天下万物皆有因果关系,有因有果,有头有尾。人也一样,一个念头一生动则影响全身。要学佛祖,心中无念,无念则不动,则能平静如水。只有心中无念的人,才是最有大智慧的人。”
这就是“当头棒喝”的来历。当头棒喝是马“脾性”中“惊”字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