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究生是什么时候?

淳于嘉慧淳于嘉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考研是12月份全国统考,3、4月份开始准备。 报考的时候一般是大四上学期,也就是10月报名,11月底考试,然后第二年1月初试,3-4月份复试。但是有些专业有半年甚至一年的基础课,比如医学的西医综合和中医综合就是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半学期学习,所以有的同学大四毕业才能拿到本科毕业证(医学一般是5年制,但有很多学校是7年制的)。对于这样的学生只能下一年再考了——当然这也有先例,不过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行啊~~~ 如果没有基础课的话一般都是大四上学期的10月份左右就报名了~ 现在基本上都采用网上报名的形式!

关于考研的注意事项: 一方面要考虑自己是否适合攻读硕士;第二方面综合考虑自身能力与社会需求来选择专业;第三才是择校。 三者缺一不可,因为如果选择了一门自己不感兴趣或者不适应的专业,那么备考的过程无疑是一种折磨;而如果专业与市场脱节,即便读出来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所以说专业的选择比学校的选择还要重要一些. 在选择专业时,除了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之外,还应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工作的需要、兴趣和能力等因素来确定。

1、考生首先要根据报考单位的不同而区别对待。一般来说,名校名专业的报考人数最多,竞争最激烈,其次是名校的普通专业或一般的名校的名专业,最后是普通的院校的一般的专业。所以考生在选择时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定,扬长避短。如报考难度比较大的名牌大学,就要加倍努力复习;若报考相对容易点的普通院校,则压力不大,轻松上阵即可。

2、其次要参考一下该学校该专业上一年报考及录取的比例(即计划招收人数与实际报考人数之比例),这个可以在该校的网站上查到。一般而言,该数字越大,说明该专业越热门,报考人数多,竞争越激烈。在决定报考前最好了解一下,做好应对的准备哦! 考研初试科目有两门公共课:政治和外语,另外还有两门专业课由各学校自主命题。其中外语和政治是全国统一卷;各门专业课由各招生院校自行出题。专业课试题通常会在考前一段时间发放给考生,考试时间一般为三小时,试卷满分多为100分。 专业课由于由各学校自主命题,因此存在差异性较大等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些建议: 第一,搜集资料。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搜寻往年真题,例如: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目标院校的贴吧或论坛、微博、QQ群等。 第二,制定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详细的阶段计划和每天的学习时间分配表并严格执行。 第三,复习方法。

一.英语 考研英语的特点之一就是对词汇量的要求很高。大家在备考时可以利用背单词App,把单词书上的单词全部过一遍后再来背单词,这样效率更高且记忆效果会更好! 至于具体的复习安排,可以参照下图进行: (1)第一阶段:基础巩固期 从现在到暑假结束之前,主攻语法和核心词汇。 ①复习重点:完型填空&阅读理解 ②时间安排:每天两个小时 ③复习任务:精读近十年完型填空真题文章;精读近三年阅读理解A、B篇,掌握生词,理清句间关系。 ④复习步骤 第一,做题。先不用看答案解析和笔记,做完后自己对答案,看看能对多少题,然后将错题标注起来,并对照解析找出错误原因。

二.数学 大部分院校的考研数学都以“数一二三”为基础,主要考查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这三部分内容,具体考察内容如下: 高数部分:微积分、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导数的应用、一元函数的积分学、不定积分、定积分计算及其应用等内容。 线代部分:行列式、矩阵的概念及其运算、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线性方程组的内容以及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和二次型等内容。

概率部分:随机事件与概率、一维离散随机变量与连续随机变量的分布、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和相关、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量及其分布以及参数估计等内容。 大家可以根据以上内容确定自己的复习范围,下面是我的复习规划供大家参考: 第一阶段:打好基础(现在~暑期) 第二阶段:强化提高(暑假~考前半个月) 第三阶段:冲刺模拟(考前一周~考前一天) 最后祝大家都能够顺利上岸!

谭之苗谭之苗优质答主

你问的这个时间点有点晚,但是我想说说这个考试的事情。 1、我当年是8月底报的班,9月中旬入学,开始准备考研,我是2016年入学的,我的同学有2015年的,还有2017年的,也有二战的; 2、你是2018年的考生么?如果是的话,现在就是该着急的时候了,如果你现在才着手复习的话,建议你好好考虑一下你的专业,比如你想报考的学校的专业是不是容易考的,这个专业在你所读的大学里有没有认识的人可以帮助你,还是你真的有能力自学!

3、英语和政治建议你现在买些讲义先看着,政治可以看看肖秀荣的或者腿姐的,英语可以买张剑的或者王江涛的(都是考研英语界的大神),当然也可以去看看唐迟和刘晓艳的(这两个也是考研英语名师)等很多很多的网课,关于网课的话推荐一个公众号“考研人”,里面有各种名师的课程(不过现在应该只能听肖老的课了,其他老师的不清楚);

4、数学建议现在看李永乐的《数学复习全书》,如果基础不太扎实的同学可以去看看李林的课(他的课比较有趣味性,不会让人觉得很枯燥),同时可以买一本习题集做做练习练习,推荐《历年真题解析》和《数学基础过关660题》;

5、专业课建议现在就去找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了解学校的出题风格,以及往年的真题,然后提前打听到专业课的考试范围,最好能弄到往年(甚至近几年的)试题及答案,这样对你后面的学习会很有帮助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