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为什么要复试?
这个,可能和“为什么考研要统考”一样难以解释清楚。 统考的目的在于公平,复试的目的也在于公平——当然,它和初试的统考在公平的意义上是不同的。 在初试中,无论你的出身如何、你的导师是谁,你都可以坐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考场里,去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场竞争者拼成绩,而决定你是否能够进入复试乃至最终能否被录取的考察则是在复试中进行,这就大大地保证了录取结果的公平性;而在复试当中,不同学校采用的具体方式虽然各有特点,但无论是综合面试还是专业笔试都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进行的,这就使得复试可以比初试更加直观且准确地观察出考生的实际水平(当然,一些学校在复试中的主观因素也会对结果产生影响)——这种考察上的可操控性和灵活性正是为了保证招生的质量而非单纯的公平。 所以,从上面就可以看出来,复试是公平的,也是必要的。
那么,既然复试如此必要并且又是为了保证质量的,为何还有这么多人在质疑着它的存在呢?这就要归结于目前很多高校的复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了。 一方面,由于近年来研究生扩招速度过快,许多学校的老师都开始抱怨起自己培养的研究生质量下降的问题来了,于是乎他们便纷纷将矛头指向了初试分数高的学生——“高分低能”的说法也就这么产生了;另一方面,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得实在太快,导致部分高校不得不降低分数线以完成招生计划数量的目标,这也让一些高分考生有了怨言——所以啊,现在有些人的嘴脸真是丑恶得很呐…… 我并不否认有某些初试成绩比较低的考生在复试时表现出色而被录取的情况,但是同样也不能无视在复试中因为面试不佳或笔试成绩不够理想而导致原本有机会被录取的人被刷掉。
那这样是不是就说明复试没有意义了呢?也不是。
我觉得吧,与其把目光集中在复试上,倒不如先把初试统考的基础打牢,毕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自己有资格进入到复试中去嘛!